渭南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钗头凤红酥手一首悲恸的千古绝唱,一
TUhjnbcbe - 2024/4/10 17:01:00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词人陆游的词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所作诗词多达上万首,目前留存下来的有多首,《剑南诗稿》85卷,收诗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

在很多人印象里,陆游是一个心系家国情怀的爱国诗人,其诗词多以表达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或是壮志难酬的悲愤为主。陆游也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然而,陆游一生所作关于儿女情长、深情缱绻的诗词并不太多,其中就以《钗头凤·红酥手》最为出名。

全词记述了陆游与原配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创作背景:从伉俪情深到忍痛仳离,陆游与唐氏的情缘成了封建礼教下的陪葬品。

情情爱爱在世人面前不值一提,仕途荣耀才是人间正道。然则,没有情感支撑的人生,便是达官显贵、光宗耀祖也只是躯壳一具。

1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绍兴十三年(年),陆游19岁,从山阴前往临安考试,于是寄住在临安舅舅唐闳家,唐闳有一女,也就是陆游的原配妻子唐氏,唐氏不善言辞,但善解人意,并且诗词方面也是颇有造诣。

唐氏眉清目秀,年纪与陆游相差无几,两人儿时便一同玩耍过,在此相逢,两人互生情愫,怦然心动。

绍兴十四年(年),临安城内张灯结彩,庆祝元宵佳节,陆游和唐氏一起观灯,吟诗作赋,好不惬意。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情谊也此刻得到升华,两人许诺终身。

2伉俪情深、被迫仳离

同年,陆唐两家喜结良缘,亲上加亲。这段婚姻在当时看来,是一门极好的婚配,两家本就是亲戚,门当户对,而且陆游和唐氏两人趣味相投,感情深厚。

结婚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两人如胶似漆,密不可分。两人整日活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吟诗作对,过得不知今朝明夕。

婚后的陆游摒弃了外界,摒弃了功名利禄,眼里只有当下的儿女情长,缱绻情深。唐婉的眼里也只有陆游,忽略了公婆。

儿子不思进取,不关心功名利禄、光耀门楣。新妇又不体贴伺候公婆,加之婚后3年内,唐氏肚皮平平,一直没有给陆游生个一儿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极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礼教。而陆游的母亲将这一切都归咎于唐氏。

好景不长,陆母以死要挟陆游休弃唐氏。陆游不敢忤逆母意,虽然不舍,但也没有办法,于是一纸休书递给了唐氏。

3沈园偶遇,悲痛离别

绍兴十七年,陆游和唐氏结束了三年的婚姻,陆游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王氏,唐氏后也嫁给了当时的宗室赵士程,本以为两人从此分道扬镳,永生不得见。

在于唐氏和离之后,陆游一心想着报效国家,然而仕途却并不顺利,踌躇满志却没有施展的地方,接二连三落榜,心中不免苦闷。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诉衷肠》

一首《诉衷肠》足已表明了他当时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沈园偶遇唐氏和赵士程同游沈园,眼看着当年的爱妻已为人妇,而自己的仕途也并没有一帆风顺,看着物是人非,更加悔恨当初的选择,于是奋笔题壁《钗头凤·红酥手》这首千古绝唱。

当爱已成往事,再多的追悔莫及又能如何?这场婚姻里,陆游不是最大的伤害者,在男权主义的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可以随一纸休书而改变。

唐氏在看到陆游的题壁之后,悲从中来,纵使命运爱捉弄人,也终将只是往事,能做的只能是放下,于是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氏和完这首词后不久,便郁郁而终,和陆游也终没能在临终前见上一面。

这首词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宣泄和控诉。世情所以薄,人情所以恶,皆因情受到封建礼教的腐蚀,而陆游和唐氏的悲剧也成了封建礼教的陪葬品。

诗词表现手法:强烈的情感对比,不舍和悲痛应运而生

《钗凤头》是一种词牌名,在宋朝,最为流行,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式和韵律,例如《菩萨蛮》、《西江月》、《蝶恋花》、《水调歌头》、《念奴娇》、《如梦令》等等。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钗头凤.红酥手》分为上片和下片,全词情感真挚,通过写实以及对比的手法,使整首词前后形成强烈对比,节奏急促,声韵凄紧。

上片: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婚姻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通过一个场景化的描写,选取了“红酥手”这个细节,不仅将唐氏的柔美表现出来,而且通过这一描写,诗人沉浸在往昔夫妻之间的柔情以及婚后美满幸福的生活当中。

然而作者笔锋一转,“东风恶”与前面描写的满园春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一语双关,强劲的东风毁坏了满园的春色,实在可恶。同时,也在控诉摧毁自己与唐氏美好婚姻的封建礼教。

下片: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词的下片也分为两个意思。“春如旧“一句道尽物是人非的悲凉。前三句,描写与唐氏相遇时的情形以及唐氏的变化,“瘦”、“透”和前面的“红酥手”形成对比,由此可见“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一个”瘦“字,也将诗人的怜悯之心,抚慰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泪痕红浥鲛绡透”,没有写唐婉多么的悲恸,而是通过更委婉,更沉着的方式展现出来。

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让人不禁遐想,到底是有多伤心,到底流了多少泪才能将手帕湿透?这一白描的方式让唐氏的形象更具体化,也更感人。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则是描述诗人自己内心独白,与上片“东风恶”相呼应。

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如影片般地叠映出来。夫妻往昔共同生活情景越美好,就越能凸显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虽然凄苦,然,寥寥八字,“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道尽了词人心中无限的惆怅和无奈。

纵然海誓山盟,又如何?明明彼此相爱,如今却又不能爱了,就此作罢,却又割舍不下。一时间,爱恨交织,怨恨交加,百感交集,犹如锥心之痛。

整首词设定在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全词多用写实和对比的手法,借景抒情,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陆游与唐氏的悲剧,是封建礼教下个人情感作出的让步。

伉俪情深,奈何情深缘浅?唐氏在此次沈园偶遇之后,不久便郁郁而终,临终前,既没有见着陆游,也没有见着赵士程。

此后,陆游一生都在怀念唐氏,并且一次次徘徊在沈园,徘徊在一生都难以磨灭的哀思当中。

回过头再来看,造成这段悲剧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个人原因:陆游性格懦弱,爱情与事业他选择了后者。

据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记载:“放翁少时,二亲督其甚严,初婚某氏,伉俪相得。二亲恐其堕于学也,数遣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

导致陆游与原配唐氏爱情悲剧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陆游“不敢忤逆尊者”,性格懦弱。当初陆母逼迫的时候,他没有据理力争,而是一味忍让顺从。

在沈园偶遇唐氏,他分明看见了唐氏无助的渴望,也看到了唐氏因为“东风恶”而“人消瘦、泪浇透”,但是他不能也不敢给予唐氏任何希望,只能感叹“罢了、罢了、罢了”。

不久后,唐氏“未几,怏怏而卒”,陆游悲恸不已,深切痛恨着自己的无能与怯懦,他很清楚,唐氏因他而死,死于他的懦弱与退缩,所以此后一生每遇沈园都会作诗词表达对唐氏深深的哀思。

年,陆游68岁,沈园别后38年:

枫叶初丹槲叶黄,合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

诗中小序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主已三易其主,读之怅然。”

年,陆游75岁,沈园别后45年: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二首》

年,陆游81岁,沈园别后50年: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迹犹锁壁间尘。——《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二首》

年,陆游85岁,沈园别后54年: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是陆游最后一次沈园题诗,时年85岁。此后不久,陆游便溘然长逝。

社会原因:封建礼教下,个人情感必须让步。

在封建社会,人们所受的教育都信奉“长者尊”,就连婚姻大事,也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陆游和唐氏的爱情悲剧可以从三点考量:

1“女子无才便是德”:

唐氏才貌双全,出自书香门第,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不浅,所以唐氏“不当母夫人意”。在封建社会,人们一直不喜读书太多、才情过甚的女子,这一点在《红楼梦》黛玉初见贾母的时候,就有所体现。

黛玉问贾母探春、惜春她们读什么书的时候,贾母说“读的什么书,不过识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由此可见,贾母认为女孩子是不需读书的.

陆游和唐氏婚后,形影不离,整日缠绵,吟诗作赋,“琴瑟甚和”,陆游父母担心再这样下去,要耽误学业了,“二亲恐其惰于学,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

2“父母之命,不敢逆尊者意”:

事实上,我们知道陆游是个极听话的大孝子,父母之命,就是他头顶上的天。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十足的”妈宝男“。

加之陆游的母亲也是一个强势的家长,对陆游给予厚望,希望陆游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陆游天资聪颖,从小饱读诗书,也渴望有一天能报销朝廷。

但婚后,沉溺于美好爱情的陆游,似乎把考取功名忘的一干二净。“二亲恐其堕于学”,于是将一切矛头指向了唐氏。陆游是迫于父母的压力才休妻的。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据陆游自己在晚年的诗作(《剑南诗稿》卷十四)透露,唐氏不孕,而遭公婆逐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观念,在封建家庭里根深蒂固,所以陆母不能接受唐氏没生孩子的现实

陆游和唐氏的悲剧是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的结局。在封建社会礼教下,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男性可以仅凭一纸休书决定女性命运。在家国情怀和追寻仕途的道路上,个人情感只能为之让步。

一首《钗头凤》,看似是一首表达陆游和唐氏个人感情的挽歌,实际则是将封建统治下的糟粕真实的呈现给观众,直击人心。

写在最后:

陆游与原配唐氏的爱情悲剧,是大时代的缩影。在功名利禄面前、在父母之命面前、在社会礼教面前,女性的地位不值一提,个人情感只能让步。

整首词充满了各种隐喻,控诉着时代的悲哀。在这种凄凉的气氛下,不禁让人感叹,在封建制度面前,人情感到底又算得了什么?如今再读这首《钗头凤.红酥手》,心中留下的,仍然是无尽的感叹。

1
查看完整版本: 钗头凤红酥手一首悲恸的千古绝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