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渭南非遗文化直播周
遗
“匠心?传承”渭南非遗文化合阳专场
合阳非遗作品展示
合阳纸塑窗花、洽川玉绣手包、合阳古香、古法香珠香牌、宫灯等“非遗”产品制作精美,引人注目。
主播夏梦(左)、合阳县民俗专家史耀增(中)、合阳县文化馆馆长王振(右)
10月27日下午,“匠心?传承”渭南非遗文化直播周活动第二场合阳专场,邀请合阳县文化馆馆长王振、合阳县民俗专家史耀增走进直播间就合阳诗经文化、非遗技艺发展、保护以及传承进行了探讨。
非遗项目
悠久的*河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合阳历史文化,全县非遗项目共涵盖传统民俗、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游艺与杂技、民间音乐、传统医药、民间文学等九大门类共74个。
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2个,市级20个,县级40个。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传承人11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60多名,县级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多名。
合阳提线木偶
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合阳县特有的古老提线木偶戏,民间俗称“线猴”、“线胡”或“小戏”。线戏渊源,十分久远,“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6年,合阳线腔木偶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根不等,按具体情况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技巧,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犹如活人。著名的提线艺人有六六子、高郎儿、刘升庆、王棣娃、谋儿、相银、王忠绪等。线腔是合阳提线木偶戏专用的声腔,在全国仅此一家,既苍凉悲壮,又委婉细腻,颇具秦地特色。皮弦胡、铮子和马锣是合阳线戏特有的乐器。皮弦胡琴柱短,琴弦粗、琴弓宽,演奏时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艺术特色十分鲜明。著名的皮弦胡琴师有王灌儿、卢禄儿、胡川儿、魏润生、白卯生、郭怀庆等人。
与外场记者杨柳连线合阳提线木偶传承人王宏民
合阳面花
面花俗称“花馍”、“花馒头”,是北方“面文化”的代表之一,农历的每个节日都有相对应的面花,是广泛流行在合阳民间的一种民俗礼馍,既可食用,也是艺术性较高的民俗用品。合阳也因之被誉为“面花之乡”。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
合阳面花制作精巧细腻、色彩鲜艳夺目、民俗内涵丰富,制作有和面、做花、蒸熟、点染、插花等,工序复杂但制作工具简单,这就需要艺人高超的技艺,合阳县民俗专家史耀增介绍,合阳面花广泛用于婚庆、做寿、满月等节庆,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合阳面花这一技艺不会消失。
现场展示宫灯
“合阳非遗产生于民间,现在又回归于民间,合阳人认为这是自己的宝贝,在全县已形成了一种保护传承发展非遗的自觉。”史耀增说。
END
图文丨渭南声音
总编丨杨青山
主编丨张小凤
责编丨唐双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