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车马缓脚步慢,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从前,生活简单岁月悠长,人们三餐即足,片瓦即安。
时光宛如慢镜头,一帧帧画面在眼前悠然展现。
有人靠在破躺椅上,叼着烟袋,哼着小曲,眯缝着眼睛欣赏被黄尘包裹的世间万物;
有人坐在露天茶馆里,左手弹指敲桌,右手端杯呷茶,津津有味思考着古圣贤流传下来的智慧。
而今,车如流水马如龙,人们行色匆匆,风尘仆仆。
而今,世界喧嚣物欲横流,人们追求速度,疲于奔命。
生活宛如坐上高铁,眼前只剩下一闪而过的模糊景象。
有人趁着小长假,在摩肩接踵的景区里,拖着疲惫的身躯,忙着打卡拍照;
有人在拥挤的地铁上,低着头,手指上下移动,频繁刷着花花世界的真假新闻。
世界愈加繁华,人们却无暇欣赏;物质愈加丰富,人们却愈发空虚。
在这个以速度为价值的社会里,我们为什么很难感受到快乐和充实?
或许,这“三慢”能告诉我们答案。
1.读书慢,务求精深
曾国藩在《家书》里写道:“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意思是,一句读不懂,不要急于读下句;今天没读透的书,明天再继续琢磨;今年没读到精髓的书籍,明年再继续深耕。
读书一目十行,浮皮潦草,文字就像过眼云烟一样,转瞬即逝,得不到任何收获。
真正的读书,是在字里行间阅尽人间百态,收获人生道理。
读书慢,是把书读得熟,钻得深,记得牢。
曾国藩说,“读书如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读书如同挖井,只求速度浅尝辄止,挖再多,终究取之有尽。
不如守住一口井,慢慢深挖下去,把井变成汩汩流淌的泉,才能给我们的人生不断注入生活的智慧。
2.说话慢,谨言慎行
《格言联璧》中说,“涉世,以慎言为先。”
说话之前,一定要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斟酌权衡,考虑再三。
若是一时急躁,脱口而出,很容易好事变坏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在渭南相持不下。
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促使其开门迎战,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一件女人衣服,讽刺他胆小如鼠。
司马懿虽然内心气愤,但表面不动声色,向使者反复询问诸葛亮的近况。
使者并未思考司马懿问话背后的意图,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家丞相工作繁忙,饮食量少。
此话一出,司马懿哈哈大笑:诸葛亮食少事繁,命不久矣。
这位使者说话太快,未及思考,无意中泄露了对己方不利的消息。
最后,诸葛亮因过度劳累被拖垮,不得不放弃北伐大业班师回朝。
《荀子》中有云,“言而当,知也。”
意思是,说话得当是一种智慧。
说话过快,嘴边没有把门的,容易惹下祸端。
真正智慧的人,说话从容不迫慢言慢语,给大脑留出思考时间,掌握言语的尺度,不该说的不说。
曾国藩曾说,“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言行举止的不慎,往往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和祸端。
口无遮拦,伤人害己。
3.做事慢,稳扎稳打
中国有一句智慧格言,“慢工出细活”。
很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只盲目追求速度,却忽略了重要的细节。
而很多时候,成功的关键都在于细节的处理。
只有慢下来,才能做到精益求精。
中国历史上的木工大师鲁班,年少时上终南山拜师学艺。
师傅先让他去修理锈钝的工具,他用了七天,把斧子磨快刨子磨光。
接着,师傅让他去砍伐大树,他用了七天,把大树完整地伐倒。
然后,师傅让他去把木材刨平,他又用了七天,把木材刨得又圆又光滑。
鲁班学得很慢,师傅问他,“一门手艺,有人三个月就能学会,有人三年才能学会。学三个月和学三年有什么区别?”
鲁班回答说,“学三个月,手艺只是扎根在眼里,学三年,手艺才能扎根在心里。”
正是不急不躁的慢功夫,让鲁班成为被后世景仰的木工祖师。
曾国藩曾说,“唯天下之至拙,才能胜天下之至巧。”
做事要慢中思进,下笨功夫,把根基打稳,才能事半功倍。
正如《道德经》中所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再高的树,都是慢慢长起来的;再高的楼台,都是慢慢搭建起来的。
弘一法师说,“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一时急躁,连自己都安顿不好,哪里还能从容不迫地处理事情?
不管是读书、说话,还是做事,都忌讳急躁。
因为急燥会使我们无法冷静思考、全面分析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还会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
古人常说,“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凡事不可太急躁,一步一步慢慢来,正所谓慢才是快。
重剑不锋,大器不工。
能成大事者,都在慢中思进,稳中求胜。
只有踏踏实实,不急不躁打好基础,才能稳步走向成功。
(图片来源网络,特别致谢,侵权立删)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