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9月28日,黄、渭、洛三河交汇之处,堤岸皆绿。
本报记者李妮文/图
初秋微凉,黄、渭、洛三水浩浩汤汤,堤岸皆绿。
记者走进潼关县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登上高台眺望,所见之处水草丰茂,芦荡中不时有飞鸟掠过,生机勃勃。
“从河南进入陕西,第一道门就是潼关。把陕西‘东大门’的绿化工程做好了,人们一进入陕西就能看到满眼的绿。”潼关县林业局副局长郭建军说。
曾以黄河浩浩汤汤、黄土沟壑纵横、黄金矿藏丰富而闻名的“金黄”潼关,如今有了变化——人们笑言,金灿灿的是县上的产业发展前景,绿油油的是人们生活的环境。近年来,潼关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实施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对陕西“东大门”坮塬进行全面绿化,绿化面积达2.3万亩,栽植苗木45万株;完成对潼洛川沿线2万余亩坮塬退化林修复补植补栽任务;绿化河堤8.2公里,建设黄河西岸防护林亩,水岸林木绿化率达92%;完成5个森林乡村绿化任务。目前,潼关全县林地总面积达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8.67%,森林覆盖率达46.23%。
沿渭河溯流而上,入秋的黄河湿地大荔段碧空如洗,远山如黛。长空下,各种珍稀鸟类随处可见,一幅美丽的黄河流域生态画卷徐徐展开。等到越冬时节,陕西最大的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大荔黄河湿地候鸟成群盘旋,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和在此栖息的多种珍稀鸟类动物余种,数量最多时达到60多万只,万鸟齐飞成为黄河湿地的一景。
近年来,渭南市不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深入挖掘黄河沿岸文化资源,依托沙、水、湿地等生态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生态“含绿量”提升了发展“含金量”,这一点,吃上了“生态饭”的乡亲们最懂。
沿黄公路开通后,在韩城市芝川镇多个村,“月光经济”悄然兴起。9月30日晚,夜市摊点的盏盏灯光徐徐亮起,在黄河岸边展现出别样的景致。
“沿黄公路开通后,来此游玩的游客逐渐增多,为我们村的发展带来了商机。”芝川镇城南村党支部书记徐东发说,“附近的群众通过售卖农副产品和经营夜市小摊,有了可观的收益。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对夜市摊点的运营进行了规范,这里渐渐成为附近村民、市民、游客观赏黄河风景、休闲散步、品尝特色美食的好去处。”
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该镇城北村村民徐鹏波就是受益人之一。他说:“在家门口开店营业,不仅人流量比以前多了,镇政府还完善了周边的基础设施,我啥也不用操心。”
合阳县百良镇岔峪村东临黄河,是黄河晋陕段支流徐水河进入黄河时流经的最后一个村。以前的岔峪村,大多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子,背靠土崖,常年雨水冲刷,属于滑坡地质灾害点,被省上列为整体搬迁村。
岔峪村全村耕地只有亩,曾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从根本上改变村子的命运?契机很快出现。年,北起榆林、南至渭南的沿黄公路开通,这条贯通黄河西岸的公路,缩短了村里人的出行时间。“以前进县城只有一条路,得一个小时,现在半小时都能到韩城。”岔峪村党支部书记雷武义说,沿黄公路开通,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
黄河边上的岔峪村被誉为“仁义古渡”,属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综合利用区,依托沿黄公路和洽川景区的带动,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
以前的岔峪村以花椒为主导产业。到年,民宿农家乐、观光采摘园、稻田蟹体验园、伊人湖游乐园等,都成为该村的创业项目。如今,搬迁后的岔峪村巷道宽敞整齐,徽派风格民居散落在半山坡上,门口绿树环抱,远处湖光水色,村头文化大礼堂也是该村的文化旅游服务中心,一个旅游休闲小村庄初具雏形。
雷武义说,未来,岔峪村将建成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田园度假、生态体验等为一体的沿黄旅游文化村庄,以自然之美吸引游客,探索农旅结合新模式。
渭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心说:“渭南将加快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着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改善黄河渭南段生态,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进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走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生活富足、社会文明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