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陕西十四五碧水保卫战实现首战告捷 [复制链接]

1#

冬日里的石川河生态公园,别有一番景色:清冷的河水静静流淌,芦苇随风轻轻摇摆,水鸟时起时落,尾翼掠过水面,划起层层涟漪。

望着眼前的美景,在附近居住的65岁的郭本乐感慨地说:“以前石川河荒草疯长,污水乱流,夏天苍蝇、蚊子乱飞,大家都得绕路走。现在经过治理,水清了、岸绿了,这里成了大伙儿健身的好地方,我每天早上都要沿河走10里路哩!”

作为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发源于铜川市,流经渭南市富平县,经西安市阎良区、临潼区汇入渭河。石川河在富平县境内全长36.4公里,是富平人心目中的母亲河。

20世纪70年代,因上游建起的桃曲坡水库筑坝蓄水,石川河变成季节性河流。后来,裸露的河床又成了挖砂采石、填埋垃圾的地方。由于工业发展和环保意识淡薄,石川河一度成为大伙儿的“伤心地”。

年,富平县黄土高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工,经过近两年的治理,焕然一新的石川河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目前,石川河流域生态得到了根本恢复,先后有白鹭、野鸭、崖沙燕、红嘴鸭等30多种鸟类回归。

从治理中得到合理保护,从保护中寻找发展机遇,石川河之变是陕西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一个缩影。年,我省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将石川河综合治理项目作为省级抓点示范项目,引导各市(区)确定22个市级抓点示范项目,在全省形成了“典型示范、多点发力”的良好态势,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印发《石川河水生态环境保护抓点示范工作方案(—年)》,按照“三水统筹”的思路,以协同治理为手段,以基流保障、点源治理、面源防控为抓手,推进水质提升和生态恢复。

——完成西安市2个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排查发现排污口31个,全部建立台账;渭南市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对排查出的51个排污口建立台账,整治完成35个入河排污口;铜川市投资12.65亿元实施漆水河水环境治理项目,全面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大协同治理,阎良区和富平县共同开展上下游、左右岸排污口排查整治,彻底解决石川河渭南出境监测断面上游10米处雨洪口排污问题,促进断面水质改善。

年,铜川市石川河岔口断面水质提升为Ⅲ类,铜川市城市水质改善幅度在全国个城市中位列第1名;渭南市石川河渭南出境断面由年初的劣Ⅴ类提升至Ⅴ类,提前达到国家“十四五”考核目标;西安市石川河入渭河断面水质保持为Ⅲ类,较目标提升1个类别。

同时,为推广石川河抓点示范的典型经验,我省在各地开展协同治理,形成治污合力,确定了22项市级抓点示范项目。目前14个项目已经完成,8个项目正在推进。

年,韩城市实施2个水资源利用项目:陕西龙门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升厂内污水循环利用率,降低综合水耗和能耗;大唐韩城第二发电厂实现全厂废水梯级利用,达到厂区废水零排放标准。同年,榆林市、商洛市完成污水处理厂的扩容建设;宝鸡市、延安市着重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渭南市加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同时补充生态水,恢复河道水生态环境;咸阳市、延安市、汉中市、杨凌示范区提升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动态掌握水质情况,打造智能监管平台系统。

一泓碧水润三秦,三秦大地展现出更多美景。年,全省水环境质量达到近20年来最好水平,个国控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91%,优于考核目标1.8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占2.7%,优于考核目标1.8个百分点。

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十四五’碧水保卫战实现首战告捷,为巩固良好开局,充分发挥抓点示范的典型引领作用,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做好石川河综合治理,推广石川河抓点示范试点经验,积极培育新典型,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记者:苏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