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话渭南推进教育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渭南教 [复制链接]

1#

渭南综合广播

对话渭南

渭南市教育局*组成员、副局长刘红兵

渭南市教育局人秘科科长李涛(左)

渭南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康*战(右)

市委改革办与渭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

在《对话渭南》栏目联合推出“改革会客厅”专栏

邀请相关改革任务牵头部门负责同志共话改革成果

展示改革成果,聚焦发展亮点

营造创新实干舆论新环境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市教育局刘红兵副局长一行,来跟我们大家聊一聊近年来我市在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刘红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教育是国之大计、*之大计”。教育要发展,关键靠改革。近年来,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承接落实中省改革任务22项,开展自主改革探索5项,出台《渭南市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等12项制度性成果,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等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了全面加强,教育扶贫取得实效,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教育公平更加彰显,教育生态全方位优化,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情况:

第一,以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实施了几项重大改革。

1.是实施“大学区管理改革”。按照同类型、同层次学校和优势互补,相对就近,城乡捆绑,区域联动的原则设置。在推行“大学区管理制度”的同时,建立实施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互派教师、捆绑考核制度,力促城乡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校本研修、教育科研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合作互助的发展团队,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建成个义务教育大学区,探索出了合作、合并、共同体等多种模式,缩小了校际差距,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比如,临渭区丰原镇阿干小学,之前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十分落后。年,南塘小学与丰原镇、桥南镇9所学校成立了城乡发展共同体,这其中就有阿干小学,在南塘小学的统一管理和帮扶下,阿干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是健全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全市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生的学生资助体系,年至年春季,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4万多人次,发放资助资金达2亿多元;累计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财*补助资金11亿多元,受益学生30多万人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累计为全市9万多名贫困大学生贷款6亿多元。全市无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庭子女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实现了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渭南市教育局所属单位学生资助与学校后勤管理中心被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授予“推荐学习单位”荣誉称号)。

3.是进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市所有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入学,实现%的公办小学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上每所小学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公办初中划片免试就近入学,每所初中90%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确定。全力消除“大班额”,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年底全市66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目前,全市义务教育班级数余个,其中大班额占比仅1.9%左右。全市实施中考改革,坚持所有国家课程,凡学必考,将生物、地理纳入中考,并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全市实现了考生统一时间网上填报志愿;统一时间、地点分批次集中录取;统一时间公布录取结果。规范了招生秩序,改革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市营造了“阳光、公平、有序”的普通高中招生秩序。

第二,以改革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全市坚持创新发展素质教育,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是改革思想*治理论课教学。始终将思想*治理论课教学摆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位置,印发了《渭南市学校“四好”思*课创优行动实施方案》,深化中小学思*课教师“大练兵”创优行动,提高全市思*课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市级思*课“大练兵”及现场展示,优秀教师授予渭南学校思*课教学“标兵”“能手”“骨干”称号。通过集中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展示、集中培训等方式打造精品思*课堂。全市中小学建成0堂校级示范课堂、堂县级精品课堂,评选出堂市级精品课堂,全力打造“金课”,形成“人人有示范、堂堂有精品、门门有金课、课课有名师”的思*课堂建设新局面。

2.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素质教育实施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落实体系,从德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体育、艺术、信息科技、社会实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引导中小学校创建“学校建设、平安校园、校园文化、高效课堂、德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教育信息化和规范办学”等九项示范学校,促进学校特色发展。12月4日,全市举办了教育局长、校长素质教育论坛,省教育厅领导出席并讲话,对渭南经验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3.是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市委、市*府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全面深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构建“”骨干教师队伍体系,完善教师培训培养体系,强化教师待遇保障,进行教师招聘机制改革,实施“千名硕士计划”“提升千名校长、打造教育强市”。

第三,以改革对标人民群众期待。哪里有痛点、难点,哪里就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不断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努力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1.是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按照扩大公办园资源、提升民办园办园质量的整体思路,指导县市区制定推进计划,绘制路线图,落实“双50%”任务。目前,全市公办园占比达到52.2%,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1.03%。我们组织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等级进行了市级复评认定,实行等级动态管理,定期在*府网站和新闻媒体上公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名单、收费标准等,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08%(超过省上规定的80%要求)。

2.是强化培训机构“治理”。制定了《渭南市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按照“规范一批,许可一批,停办一批”的工作思路,开展“三亮”(亮牌、亮彩、亮剑)行动,共关停、取缔不合格培训机构家。坚决纠正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超纲教学”“提前教育”“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净化了校外培训机构市场,营造良好的减负社会氛围。

3.是完善特殊群体保障机制。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全市建成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余所。各级各类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师生“牵手帮扶”“一帮一、同进步”等活动,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业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了特殊的关爱。全市建成特殊教育学校10所,特殊教育指导中心7个。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通过特教学校就读、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确保残疾儿童少年都能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七长”责任制,健全控辍保学五项制度,组织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大家访活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无辍学。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拉开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大幕。最近*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加强大中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等重要文件,我们将在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推进这些改革在渭南落地见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激发活力、以改革推动工作,全面促进渭南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渭南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渭南教育。

主持人:据了解,渭南市较早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李科长能详细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李涛:我来谈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一定能办一所好学校。我理解,有的家长给孩子选学校,实质上很大意义上是在选校长。有一批好校长,就有一方好教育。我们渭南提出“提升千名校长、打造教育强市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渭南教育,需要一大批专业化的校长。校长队伍的培养、管理、激励等需要一套科学的机制。渭南在全省率先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主要解决几个问题:

1.解决谁来当校长的问题,规定担任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中小学校长的基本条件和相应的任职资格。新任中小学校长,必须从具备相应校长任职资格的人选中选聘。这就从制度上严把了校长的“入口关”。

2.解决校长专业化的问题,规定中小学校长职级设置分为四级九档,具体为:特级校长;高级校长(一、二、三档);中级校长(一、二、三档);初级校长(一、二档)。引导校长专业化发展,使校长由“职务”向“职业”进行实质性转变。年市上首次开展校长职级制评审工作,授予全市13名校长特级校长职级,83名校长高级校长职级。大家熟悉的渭南高级中学姜小卫校长、临渭区渭南小学郗莉校长都是第一批特级校长,办学成绩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3.解决校长交流难的问题,规定实行中小学校长交流轮岗制度,评选高级校长以上必须有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的经历。中小学校长每个聘期为4个学年度,原则上在同一学校任职不得超过2个聘期。

4.解决校长的评价问题,规定了专门的校长履职评价办法,包括职业能力、学校发展、办学思想等等,引导校长潜心办学育人。我们目前开展的有履职考核、督导评估等。开展办学满意度评价,征求社会人士、学校教职工、家长、学生等多方面的评价意见。

5.解决教育行*干部专业化问题,规定:对县级分管教育的**领导定期进行教育工作培训,教育局长必须要有教育工作经历,教育局班子里边要有担任过校长的人员等等,对教育局长的选拔、相关**领导履职都提出了要求。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是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相关的工作正在有效推进,效果正在显现。改革激发了校长队伍的活力,一大批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管理才能的老师通过选拔机制走上校长岗位。校长的积极性、专业认可度得到提高,促进校长遵循教育规律、潜心办学育人,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全国知名的优秀校长。改革也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优化了教育生态环境。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近年来,“交流轮岗”“县管校聘”这几个新名词在我市教育系统已经叫响,许多老师到农村去支教。李科长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李涛:让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就要努力使每所学校都有好老师。“县管校聘”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把教师由“学校人”转变到“系统人”,解决县域内教师流动性差、教师长期职业倦怠感强、城区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建立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管理机制、交流机制,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县管”,主要解决教师流动的问题。以前,教师管理中编制的核定、岗位的管理都是以学校为单位,每个人要具体到学校,难以实现县域内的流动调配。改革后,县级教育行*部门在编制部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和人社部门核定的不同类型学校的岗位总量内,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协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根据学校分布情况、教师配置现状,通过增量调整、激励*策、教师意愿、双向选择等方式,采取动态调整方式不断优化教师配置,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这就把教师由“学校人”转变到“系统人”。“校聘”,主要解决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提升的问题。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岗位需要提出聘任条件,对教师进行聘用;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各方面业绩去接受聘任。这里边有一个双向选择的机制。也正是因为这样,有力激发了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感、不断加大自我专业提升的发展能力,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交流轮岗”是“县管校聘”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的内容。基础性就是目的是让好教师流动起来,关键性体现在城乡之间要流动起来。近年来,我们渭南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我们有多点走教、轮流支教、兼职任教等方式,这几年来约有名体音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另外,我们有一系列的促进、保障措施。我们有专门的教师培训经费,近年来实施了“千名硕士计划”、阳光师训、送教下乡和对口传帮带等活动。同时我们的方式很灵活,建立了实名制的考核办法,结合实际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综合运用转任交流、团队交流、跟岗学习、挂职帮扶等多种方式。落实了乡村教师在职称评审、生活补助等方面的待遇。县管校聘改革实施以来,效果越来越明显。城乡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城区大班额已经消除,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待遇总体得到提高,县域内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提升。

主持人:中考不仅关系到一个孩子的人生,更关乎到一个家庭,最近有好多家长咨询中考招生的相关*策,康科长能否就中考的相关*策给家长和考生做以说明?

康*战:最近,许多家长咨询中考改革有关事项。我在这里做一些回答。

1.报名条件。凡是具有我市户籍或初中学籍的初三毕业生均可在我市报名参加中考。其实就是三类情况:一是户籍和学籍均在我市的初三毕业生;二是户籍在我市,但在外地市就读的毕业生;三是户籍不在我市,但在我市就读并具有我市初中学籍的初三毕业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随迁子女。

从今年起,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人社厅《关于印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的通知》(陕教考〔〕8号)的规定和要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父亲或者母亲持渭南市居住证1年以上(含1年),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年以上(含1年),学生本人具有渭南市初中学籍1年以上(含1年)。

2.考试科目。笔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和生物共9科9卷。其中,地理和生物两两科在八年级期末参加全省统一考试,成绩计入下一年中考总分。凡未参加全省八年级生物和地理考试的考生,随同年全省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参加补考,成绩计入当年中考总成绩。

3.普通高中招生。招生工作在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进行。实行统一时间网上填报志愿、统一时间组织录取和公布结果。

强化市级统筹管理。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由市教育局统筹管理,指导县市区按照职普比不低于4:6的要求,科学编制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审批每一所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总数、特长生计划数,以及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定向生分配计划数等。合理划分普通高中招生范围,监管优质普通高中学校不低于50%的招生计划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并适当向农村初中,薄弱初中倾斜。

明确招生范围。渭南高级中学面向全市招生;临渭区瑞泉中学、经开区渭南中学40%的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60%的招生计划面向城三区招生。其他公办普通高中面向本县市区招生,不得违规超计划、跨县市区招生。

普通高中学校不得擅自跨市域招生和录取,不得擅自从外省直接招生和跨省录取。凡我市户籍在外地参加中考的学生,应当在被当地高中录取后,符合条件的可以办理跨区域转学到我市同类同层次学校就读。

民办普通高中录取市内县域外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全市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特长生文化课分数线必须达到市上划定的特长生文化课最低控制分数线,然后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到低排队录取。没有生物、地理考试成绩的考生,一律不得录入渭南市内普通高中学校(含民办)。

4.严肃招生纪律。严禁无计划、超计划组织招生,招生结束后,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严禁用借读、试读、跟班随读等名义变相违规招生,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不得为违规跨区域招收的学生和违规转学学生办理学籍转接;严禁任何学校以任何形式进行有偿生源或信息泄漏,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生源;严禁任何学校或教师干预、干涉学生志愿填报;严禁中介机构或不法人员以各种名义介入招生工作;严禁学校向学生或家长收取录取保证金;严禁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严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混合招生、混合编班;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绩数据。

想了解更多资讯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