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医路相伴,砥砺前行。
年难留,时易损。两年前走出校园,离开熟悉的人和环境,怀着对医学的崇敬与热爱之情,我医院全科专业住培基地。
金秋九月,我们怀揣梦想,开启了住培生活。依稀记得,医院,科研教学科老师为我们分配宿舍、发放床单、被子、褥子、枕头时那忙碌的身影;给我们定制胸牌、就餐卡、停车卡时那细心的身影。解决了这些琐碎的事情,我晚上躺在床上,闻着新被褥淡淡的清香,对住培学习充满期待。首先,医院对我们进行入院教育,医院概况、医疗和教学制度、卫生法律法规、医患沟通、病历书写质量、培养计划与要求等,医院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加深了对“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理解,更使大家明白自己已经不再是一名医学生,而是一位即将步入临床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同时,激发了我们对医学知识的渴望,也体会到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入院教育结束后,我便前往住培生涯的第一个轮转科室——心血管内科。记得入科第一天,李军农主任对我们进行入科宣教,并讲述了科室工作中的一些经典事件,激发起我们对临床工作的热情。带教张建霞老师,得知心血管内科是我的第一个轮转科室,并没有让我立即投入到紧张的临床工作中,而是让我先熟悉所管病人情况及本专业常见疾病,学习和分析病人异常的化验结果。每日查房中,有典型的心律失常,老师都会让我仔细去听它的特点,并反复进行听诊,加深印象;每次典型或复杂的心电图,老师都会让我先分析,再进行讲解。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我对心律失常和异常心电图,已熟记心中。
时间如流水流逝,我的住培生活继续。骨科的吕曦老师,仔细传授石膏固定方法、膝关节穿刺要点以及换药注意事项,用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我们这些初学者。老年病血液病科的曹琰老师,每日查房后都会在病房外给我们细致讲解病人的疾病特点,指出我们的知识盲区,并经常告诫我们,临床工作应该做到三勤“勤看病人、勤问病人、勤做查体”,初学者进行查体时,应该认真按照流程和标准逐项规范操作,切不要怕麻烦,认真领悟每项知识点。呼吸内科的吴水淼老师,用幽默的“川普”,带领我们学习常见的胸部CT阅片,指导我们进行胸腔穿刺等操作。
全科医学科的刘燕主任、党淑雅副主任、张艳莉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科医学科就是我们的“娘家”,没事的时候多“回家”看看。闲暇之余,张老师还会与我谈心,分享她刚开始工作时的经验教训以及学习乐趣,张老师不仅是我临床工作中的指导老师更像是我生活中的朋友。除了临床工作,全科专业基地每月会举办一期专题理论培训和全科思维训练系列病例讨论,使我们逐步掌握各专业常见病诊疗知识,培养了全科临床思维。与此同时,全科专业基地每年不定期进行24项基本技能培训,确保每个年级、每个住培医师都能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最终成为理论知识丰富、技能娴熟的合格的健康“守门人”。全科医学科建立了年级